新葡京博彩

满弓劲发势如虹——我市以强企兴企壮大经营主体综述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5-01-02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高轶鹏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动能,质优是关键。为了让经营主体“活得好”“长得大”,2024年,我市全力抓好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发挥优势产业带动、龙头企业支撑、骨干项目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迸发强劲发展动能。

做强重点产业链

上月30日,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绝缘分厂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工百万伏GIS设备核心绝缘件。该公司拥有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工艺装备水平与国际接轨,强大的生产能力保障了核心产品和零部件的自主制造生产,预计零部件业务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

做强重点产业链是现代化鹰城建设的关键任务,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我市成立了8个助企强链工作专班,建立5项包联服务机制,与12个重点产业链推进专班同频共振,织密服务网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躬身入局、示范带动,赴外地拜访国内龙头企业,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召开了30多场次产业链推进会;建立产业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完善“链长+专班”和“链主+协会+联盟”协同推进机制,落实“方案+图谱+清单”工作机制,各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共同发力,梳理工作任务、制定行动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谋划长远发展。截至第三季度末,12个产业链共梳理重点企业238家、重点项目165个、重点园区64个、重点短板36个、重点创新平台55家、重点事项46项,列入清单的16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73.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8.63亿元,已完成投资409.07亿元,完成率8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段时间,平顶山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正忙于参加国家《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的制定工作,这代表着该公司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我市持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我市发挥原材料产业基础优势,推动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开展尼龙产业链与汽车产业链专项对接,开展纺织服装、小家电专题招商活动,谋划实施尼龙新材料省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超300亿元,打通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尼龙66和尼龙6,再到下游织造印染完整的产业链条,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碳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和全球最大的尼龙66原液着色纤维生产基地。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我市碳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等细分领域产能全国第一,人造特种石墨全国市场占有率70%,中宜创芯年产2000吨电子级高纯碳化硅粉体填补全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领域空白;五星新材和开元石墨半导体石墨、信瑞达光刻机用纳米微孔碳复合材料进入华为、比亚迪、山东天岳等头部企业供应链、生态链。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我市以氢能储能、特种工程塑料等为重点,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全链条推进格局,在重大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前不久,企业家贾远铮想返乡投资。从提出准迁申请到迁入登记领取营业执照,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指定专人为他提供指导,帮助梳理所需登记材料,提供全流程登记注册跟踪服务,确保企业迁入登记手续顺利办理。“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保姆式’服务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放心地把企业发展的未来交付给家乡。”贾远铮对高新区的服务非常满意。

不论是大项目,还是小企业,我市都拿出诚意十足的服务让企业家和投资者感受到鹰城的热情包容。我市积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规范税收征收监管,让企业轻装上阵;聚焦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要素成本、实际经营负担等经营主体关切,明确整体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具体措施,制定靠前服务规范化流程,加强用水用气用地用工保障;扎实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引导企业强化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认真落实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各项政策,优化政策集成,强化直达快享,实现政策找人、找企业、找项目;大力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深入推进“青蓝接力”行动,办好“平顶山企业家日”活动,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交流沟通和问题建议收集、转办、跟踪、反馈机制,解决好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项目建设、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让民间资本愿投、能投、敢投。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去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位居第168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原大易、平高电气、平高集团等4家企业进入河南企业100强;我市有3家企业成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全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45家、总数达到483家;全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总数突破132家;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总数达到10家;平高集团工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平顶山零的突破。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图景;耳之所闻,皆是赶超跨越的铿锵声音。我市正以新时代追赶跨越的崭新气象和积极作为,凝心聚力,朝着开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阔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IM体育 DB真人 新葡京博彩 皇冠体育 九游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