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孟鹤)去年以来,为彻底解决我市冬季供热能力不足、蒸汽管网供热效率低、部分老旧小区热力站及二次网设施老化、供热温度不达标、管网不完善等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推进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汽改水”工程,全面提高我市冬季供暖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优化工程打通末端
按照市政府要求,我市成立“汽改水”工程前线指挥部,对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环保措施、管材供应等进行部署,及时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前线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对作为重要路段、关键节点、地下管线复杂的湛河北路、东风路、平安大道、东环路、建设路、平棉北街等路段进行优化调整,利用原有管沟减少路面开挖近4公里。
为有效解决末端用户供热不足问题,充分考虑平顶山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姚孟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平东发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平东分公司)的位置和供热能力, 我市通过新建稻香路南段、体育路中段等热力管网,打通末端环路,实现管网互联互通,提升供热效果。
稳步推进三项工作
去年的“汽改水”工程包含热源改造、市政供热管网建设及小区红线内供热设施改造三大项目。
在热源改造中,平东分公司对6、7号发电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去年10月22日检修结束后实现一次启动并网成功,改造后供热能力新增约400万平方米,达到800万平方米。姚孟公司对6号机组进行切缸改造,改造后供热能力新增约400万平方米,达到1600万平方米。平东分公司新建的平东供热首站于去年10月20日设备完成安装调试,11月11日开始对市政供热主管网升温。
改造完成后,平东分公司由蒸汽网热源全部改为高温水网热源,3个热电厂新增供热能力1600万平方米,并实现热源厂、全市管网互联互通,市区供热能力达到3800万平方米。
市政供热主管网改造为拆除原有蒸汽管网,同步新建高温水网,其中直埋管网36.39公里,架空管网17.36公里。
同时前线指挥部携平顶山热力集团加强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沟通,统筹推进新华路铁路桥、东环路铁路桥、稻香路铁路桥、培英路铁路桥等重难点工程建设。
“汽改水”工程建设还同步与弱电入地、违建拆除有机结合,提升城市风貌。去年11月6日稻香路铁路桥管道连接完毕,红线外53.75公里主管网全部施工完毕。
小区内供热设施改造涉及改造热力站266个,其中汽网225个,水网41个,改造老旧二次网长度500余公里。
在改造过程中,前线指挥部携各区政府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对主管网覆盖范围内新用户做到应改尽改、能供尽供。各区政府组织施工人员按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用热品质的原则,对片区内距离相近、规模较小的热力站进行整合;根据整合后方案实施辖区内次管网供热设施建设改造,拆除热力站内原有蒸汽设备及管道,安装高温水设备及管道;对存在安全隐患、不能保证稳定运行的老旧二次网管道、水泵等设备设施进行更换。
供热面积位列全省第六位
新华区矿工路街道培新街社区培新花苑小区高层3号楼1单元5层西户室内温度23℃,卫东区建设路街道瑞星花园小区5号楼东单元703室室内温度显示28.6℃,湛河区马庄街道铁南社区春都南家属院1层东户室内温度26.2℃……自去年11月15日正式供暖以来,居民家中温度逐步上升,都达到了不低于18℃的国家标准。
截至2024年12月底,平顶山市区供热管网总长度334.9公里,居民用户热力站共485座,入网面积3343万平方米,用热面积1820万平方米,居民用热户16.28万户,供热普及率95%,供热面积位列全省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