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孟鹤)去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公园广场管养和文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愿景。
绿化管养全面升级
2月11日,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多名园林工人挥镐舞锹在补栽八角金盘。原本的小片空地很快被郁郁葱葱的八角金盘覆盖,充满生机。
“游人多的地方容易被踩踏,致使地面土质硬化,每年我们都组织人员进行补栽补种。”市园林绿化中心纪委书记曹思成表示,去年上半年,市园林绿化中心对包括河滨公园、湛河公园、青年公园、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鹰城广场、逢春苑、动物园等7个公园广场18处点位进行了缺株断垄、死亡苗木、黄土裸露现象排查,随后清除老化苗木、平整土地、补栽补种。
同时,我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花海”为设计主题,在中心城区先后实施了建设路焦店村段、黄河路沿线、平安大道西段等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工程,栽种了丁香、紫叶李、美人梅等观赏植物,建设了小花园、花瓣广场、绿廊走道,对路口景观进行提档升级。
据统计,去年我市市区公园、游园、绿地、广场共补栽乔木735株,补栽绿篱23210平方米、地被30582平方米,栽植花卉3511株,栽植小叶女贞、八角金盘、百日红等灌木13750株;修整树盘8359个,树木抹芽51405株,清理树叶、杂草2620立方米,清理过高种植土820平方米,清理死树650株,处理倒伏树木203棵。
针对市民关注的“飞絮扰民”问题,去年我市利用高压水枪和高压喷水车,采用“喷水除絮+雾化降絮+人机扫絮”的方式,有效减少杨柳落絮及二次扬尘,收到良好效果。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城市增绿少不了规划引领,我市去年完成环湖路景观提升工程现场踏勘、设计服务;完成白龟湖西段透绿露水提档绿化示范段项目现场勘察、指导,其中对涉及行道树、分车带提档、岛头改造提出相关实施意见;完成河滨公园园区道路维修提质工程竣工验收;进行高新区文化体育公园、鹰城广场“防震救灾慈善公园”、辉光路相邻白鹭洲西侧景观绿化提升、湛河公园(开源路—国铁桥)道路提档改造、白鹭洲湖心岛等项目设计方案研讨,就其功能完善、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出具优化意见。
同时,我市去年完成了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创新创业基地、湖岸新城、河南国大医药物流中心、平发产业孵化新城等共计21个工程建设附属绿地项目的备案。
2024年冬,我市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今冬明春城区绿化工作方案》,安排城区绿化总任务84.8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47.48万平方米,提档补绿37.4万平方米,种植行道树2906棵。开展“公园+”提升行动,推动公园与体育、文化、旅游、科普、商业等功能有机融合。同时,完善公园配套设施建设,以公园、广场、游园配套设施增补、更新为重点,做好公园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增补、更新工作,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打造生态公园城市
“利用城市零散土地,见缝插绿,打造口袋公园,是我市推动国土绿化和园林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绿城的措施之一。”曹成思表示,我市持续推进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步伐,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绿化目标。
去年我市通过改造微地形和植物品种的搭配,想方设法提升园林绿化的品质和档次,先后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小微绿地和街头游园。新华区的溪苑、凌云游园,卫东区的紫荆园、玉兰园,湛河区的百花园、惠风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云朵公园、翠园社区公园等各有特色,深受周边居民喜爱。
去年,我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引入体育、文化、健康等元素,以多元绿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塑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新意境,营造让市民能亲身感受、亲近自然的城市绿地系统。
2024年,我市建成口袋公园11个,新增绿地118.0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有4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91个。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口袋公园绽放方寸之美,绿色景观和绿色功能的结合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出门入园”的幸福感。